导言:10亿基金撬动万亿市场:携程的创新赌局与旅游业的未来战争。10亿基金砸向旅游业,携程在下一盘什么棋?
文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近日,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携程集团Envision.2025全球大会上宣布,携程将投入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旅游业的复苏和崛起,谁能主宰后疫情旅行革命? 携程用行动和真金白银在加码投资旅游业。
当抖音、小红书还在靠流量瓜分本地生活蛋糕时,携程却一头扎进周期长、风险高的创新深水区。要知道,2025年一季度携程营销费用暴涨30%至30亿,研发投入占比飙到25%,这是打响一场关于行业定义权的战争!
大力财经分析认为,这绝非简单的资本游戏。从2020年旅游复兴V计划的输血救市,到如今10亿基金的造血造生态,携程正从「订票平台」向旅游产业操作系统狂飙升级。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三个颠覆认知的行业真相。
01
创新铁三角,效率、可持续、体验的破界实验
「3分钟生成含签证预警、气候适配的欧洲行程」——这不是科幻,是携程AI助手TripGenie的日常操作。数据显示,AI让客服成本直降47%,用户满意度却逆增12%。
安徽金寨大湾村的携程度假农庄,靠低碳模式把投资回收期缩到7-8年,碳排放减少30%,还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2.7万。谁说「可持续」就得赔本?携程用数据打脸。
自贡灯会爆火的秘密藏在技术里:AR导航+区块链门票,直接让小城节假日涌进45万游客,订单量暴涨41%,网页浏览量狂翻300%!
还有那个播放量3亿的「如歌的旅程」音乐奖——Z世代早就把「旅行体验」当成朋友圈的「社交硬通货」了。
02
10亿基金的「三体」战略,资本、生态与人性
与追求短期回报的VC不同,携程基金独创“三环评估模型”(技术壁垒×商业价值×社会效益),允许30%项目试错,并建立创新保险池。这种“慢资本”逻辑,实则是用平台资源降低创业者的边际成本——开放1.2亿用户行为数据、200+目的地政府资源,让创新从盆景变为森林。当旅游创新是生育率下降的解药,也是气候危机的疗法。 作为研究人口的学者,梁建章把宏观命题塞进了商业版图。
梁建章作为人口学家的另一重身份,为其战略注入独特视角:“旅游创新关乎人类文明存续——它既是生育率下降的解药(通过增进理解),又是气候危机的疗法(通过绿色科技)。”这种将宏观命题嵌入商业实践的野心,让基金超越了单纯的财务目标。
2020年的“旅游复兴V计划”曾以32亿补贴撬动300亿消费,但本质仍是危机应对。而此次基金则聚焦结构性变革:与泰国Centara、马来西亚Seafest等酒店集团共建服务标准,联合10个国内目的地构建“双向服务枢纽”,这些动作直指行业根基。
20年前颠覆机票代理,今天重注产业未来。携程这10亿赌的不是生意,而是一个灵魂拷问: 在AI抢饭碗、气候危机逼近的时代,旅行能不能成为连接技术与人文的桥梁?
梁建章的答案藏在自贡灯会的灯火里,藏在量子旅行的实验室中,更藏在那个疯狂的愿景里: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远行。或许不久后,我们规划行程时会对AI说:来一场能减碳、能遇见爱情的旅行吧。
大力财经分析认为,携程正在复制亚马逊的“飞轮效应”——用创新基金吸引生态伙伴,以生态反哺平台粘性,最终形成垄断性基础设施。当Trip客户的购买力达全球旅行者的2-3倍,这场实验已关乎全球旅游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净值人群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愿意为独特的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携程设立旅游创新基金,正是契合了这一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
携程设立 10 亿元旅游创新基金,无疑是旅游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新的关键转折。这一举措精准抓住了行业痛点,通过独特体验创新解决了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构建创新生态,实现技术与人文融合,推动可持续商业模式发展;前瞻布局体验经济,凸显本土化深耕优势,满足高净值人群对独特体验的需求。然而,创新项目的可持续性是摆在携程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需谨慎应对,避免短期流量炒作。
大力财经分析认为,如果携程能够持续孵化出 “可复制 + 有温度” 的创新案例,将对整个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重塑行业竞争维度。它有望引领行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注重价值创新,更加关注游客的体验和感受,推动旅游业朝着更加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期待携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让更多游客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