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
中国有2780万听障人士,其中超60%无法正常工作,近70%出行受阻。而现有助听设备普及率不足1%,如同杯水车薪。
中国超3000万手部障碍者,常被隔绝于数字大门之外——触屏手机、键盘鼠标成了无法逾越的高墙……
6月30日,我来到厦门,见证一场以AI技术为核心、以助力残障群体破解生活难题为目标的神秘评选。
历经4个月激烈角逐,有19支顶尖团队从847个创意项目中突出重围,最终由11个最具潜力的团队摘得桂冠。
第五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获选项目名单迎来收官盛典。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AI不仅在改变产业,对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及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技术公益需躬身入局,腾讯云也将持续用技术助力公益发展,期待与公益组织、开发者等各界人士一起创造出更多应用、解决真实社会问题。
AI黑科技为特殊群体打开新视界
在这个第五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现场,一群脑洞大开的年轻人带着AI黑科技冲上台,直接把公益玩出花。年轻选手们动用AI技术的力量,悄然弥合着残障群体感知世界的参差。
从帮听障伙伴“听懂”世界的AR眼镜,到让非遗纹样“蹦迪”的AI画笔,11个神仙项目齐刷刷C位出道,年轻人的头脑中永远都是这些会发光的黑科技创意。
在你说话的时候,眼镜秒变文字弹幕飘给听障伙伴。
听障小伙打出手语,眼镜立刻转成语音播报,实现双向沟通畅通无阻。
戴上酷炫的AR眼镜,就能把对方说的话实时变成文字……
融合腾讯云大模型和AR技术,比手机翻译快10倍,还能把自己的手语翻译成语音……这就是“AI不释手”队打造的“对话神器”——AR字幕手语眼镜。
还有更绝的!手部功能受限?那就让表情成为最自然的遥控器。
“面面俱控”团队为手部障碍者开发了“表情操控术”,眨眨眼就能玩手机,皱皱眉就能发微信。他们推出国内首个面控操作系统。系统通过高精度捕捉面部肌肉的细微颤动——一次眨眼、眉梢轻挑、嘴角微扬,皆可映射为精准的点击、滑动或确认指令。
当一位脊髓损伤者仅凭面部表情流畅地发出第一条微信时,数字世界的广阔天地终于向他敞开怀抱。3000万手部障碍者终于可以愉快网上冲浪。
中国青少年高达19.3%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有AI工具来守护。“CO-OPERA”团队依托大模型的文本与图像生成、智能对话能力打造了独特的“心理戏剧实验室”。
青少年可在平台上化身“编剧”设计故事,成为“演员”体验角色,或作为“观众”观察反思,让小伙伴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预演各种生活难题,在安全的虚拟空间预演校园冲突、家庭矛盾等现实困境。这种AI赋能的戏剧化干预,如同为心灵安装“模拟器”,帮助青少年在试炼中学习积极应对,塑造健康心智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Emoland团队开发的“情绪识别AI”,以AI情绪识别系统解码自闭症儿童社交困局,已经帮助500多个自闭症小朋友打开心扉,降低60%干预成本,成为腾讯云公益生态标杆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芒种队作为“沙漠特种兵”,用智能种植车在戈壁种出一片绿洲,凭借自研钻头与智能种植车攻克干沙地种植难题,屡获创新大奖。
中山大学智渔队基于腾讯云AI技术成功识别中华白海豚个体,有效促进了公众参与海洋动物的保育工作,堪称“海豚守护者”。
此外,“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项目通过AI抓取景区无障碍相关评论,结合无障碍建设通用规范等指标,解决障碍人群出行决策难题。
“绣纹流光·粒影生花”项目通过AI图像生成、图像识别等技术让国家级非遗“锡绣”纹样焕发新生。
“康泰e疗——体态矫正评估和康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脊柱侧弯的远程视觉图像筛查评估和康复指导……这些项目无不将AI技术深度融入社会需求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成为科技与公益共振的温暖实践。
“碧水慧眼”项目组用AI分析卫星图像监测水质,比传统人工巡检效率高50倍。他们给果园装了“智慧大脑”,无人机飞一圈就知道哪棵树该浇水了。
今年创造营全面敞开主题大门,鼓励跨界探索与思维碰撞。最终“出道”的11支团队,正在将AI的触角伸向无障碍服务、非遗焕新、儿童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多元领域。
腾讯云要做技术公益的“神助攻”
Light创造营这个“造梦工厂”可不简单。
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倡导和资助下,Light创造营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五年来,它已经吸引了5526支队伍、超万名技术达人参与,孵化了上百个超有社会价值的项目。
在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看来,AI不仅要改变产业,更要温暖社会。腾讯云就是要做技术公益的“神助攻”,持续用技术点亮公益之光。
多年以来,腾讯云持续升级公益“武器库”。他们不但给选手们准备了混元大模型、智能体开发平台、数字人等尖端工具,以及300多项AI原子能力,还努力推动让技术小白也能玩转AI公益。在他们不懈的推动下,腾讯Light舞台上绽放的精彩终会将爱心和温度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Light创造营中“学生军团”迎来爆发式增长,参与人数激增至去年三倍。技术公益和社会创新项目正在成为学生们尝试创业的一个练兵场。
“Light创造营为全国高校有志于投身‘AI+社会公益’的青年学子们搭建了一个挥洒创想、展现才华的舞台。”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赵晓慧表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项目“点亮”创意火花的初衷,更成功发掘出一批具有孵化潜力的优秀方案。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莘莘学子以AI之笔,共绘公益新图景。
本届创造营也特别引入了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的深度参与,为入选项目提供“技术+场景+生态”的立体化培育孵化。
腾讯SSV副总裁、腾讯基金会候任秘书长肖黎明表示,腾讯基金会将持续倡导并资助AI技术在公益场景的创新应用,一起把这些源于Light的智慧火花,变成照亮现实、惠及大众的可持续方案。
活动现场,我与参加本届Light创造营的一位优秀选手合影留念,并亲手为他的参选方案贴上一枚小红花,预祝他未来取得更多成就。
对于年轻而优秀的选手们而言,技术公益才是他们最酷的创业。
2025年的这个六月,AI让Light公益之光更加璀璨。
盛典落幕,星光未熄。(文/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