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虎嗅F&M创新节上,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表示,“其实2021年我把公司卖给腾讯时,告别信里就写到了,我的梦想是生命科学和大健康,有人问我是不是在找方向,其实我不是在找方向,我的方向早就明确了,我是在等技术,那个时候技术还没到。”
他坦言,“2023年我创立公司时,就想做生命科学相关的医疗领域,但当时投资者觉得做AGI更好,认为医疗领域商业模式不明确,技术前景也不明朗。”
随后,他称,“绕了一圈回来后,我发现还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年已经有很多行业专家提到,未来10年我们可以一起治愈所有疾病,让人人身边都有一位医生陪伴,现在这已经逐步形成共识,2025年也是这个领域的元年”
据悉,百川智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联合研发的“福棠・百川”儿科AI系统,构建了万亿级医疗数据体系,诊疗方案与专家吻合率达95%,已在京津冀地区150余家县级医院落地应用。
然而,百川智能的AI医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4月,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发布全员信,反思了既往的不足。
他表示,“两年的战线拉得过长,不够聚焦。从通用基础模型,到医学增强的推理模型,到百小应和AI医生应用,再到过早进入商业化,极大增加了组织的复杂度。”
他谈到,“虽然2024年中战略会明确了聚焦医疗,但没有让每个团队在医疗价值创造中深度思考“why”和“how”,进而部分团队工作目标出现了摇摆和偏差。”
他强调,“仍将围绕AI医疗的方向专注聚焦,减少多余的动作,深度思考,坚定不摇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