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号
科技 汽车 财经 数码 时尚 旅游 美文 美食 其它

萝卜快跑无人车周单量超25万,百度这次又成了!

网界 2025-11-04


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11月3日,萝卜快跑相关人士透露,截至10月31日,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量超25万单,且100%为全无人订单。

放在全球赛道上,萝卜快跑这个成绩同样亮眼。要知道,作为行业标杆的谷歌Waymo,累计订单量约1000万单,而萝卜快跑的全球累计服务单量早已超过1700万单,实现了对行业前辈的超越。

更难得的是,这份规模是在完全无安全员的情况下达成的,从2025年2月起,萝卜快跑在中国大陆的运营车辆就已全部取消安全员,真正进入了“车自己跑、人放心坐”的阶段。


如今的萝卜快跑,足迹已经遍布全球22座城市。从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这些国内核心城市,到香港这个右舵市场的试验田,再到迪拜、阿布扎比等中东热门目的地,甚至即将进军瑞士、德国、英国等欧洲市场。

这份25万单的周销量,背后是超过2.4亿公里的自动驾驶总里程支撑,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就突破了1.4亿公里。

安全数据同样让人安心,平均每行驶1014万公里才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从未发生过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当很多人还在质疑“无人车能不能跑”时,萝卜快跑已经用实实在在的订单和安全记录,证明了“无人车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又稳又多”。

01

全无人订单爆发

萝卜快跑25万单的周订单量,是技术成熟度和运营规模相互促进的结果。全无人运营的实现,让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而规模的扩张又反过来让技术在更多场景中得到打磨,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技术层面,萝卜快跑的底气来自多年的积累。百度从2013年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研发,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技术沉淀。

第六代无人车作为核心载体,采用可拆卸方向盘设计,是专为L4级自动驾驶打造的量产车型,单价仅20.47万元,相比上一代成本下降了约60%。低成本的量产能力,让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而这正是支撑高订单量的基础。

更关键的是,萝卜快跑的技术已经通过了复杂场景的考验。在武汉,它实现了单位经济效益(UE)盈亏平衡,成为左舵市场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玩家。

武汉的路况复杂多样,既有拥堵的城市主干道,也有狭窄的老城区街巷,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盈利,足以证明其技术的可靠性和运营效率。


规模扩张则让订单量有了持续增长的动力。截至2025年,萝卜快跑在全球部署的无人车数量已经超过1000台,这个规模在行业内处于第一梯队。

在国内,萝卜快跑已经进入十多个城市,其中武汉部分区域还开通了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海外,迪拜街头已经能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出现了土豪想用劳力士金表换一次试乘的火爆场景。

这种规模效应还在不断放大。2025年第二季度,萝卜快跑的订单量就达到了220万单,平均每天2.4万单,到10月底更是实现周单25万单的突破。

从一季度每天1.5万单,到二季度每天2.4万单,再到10月每周25万单,订单量的持续攀升,印证了市场对全无人出行服务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选择无人车,而高频次的使用又让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体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

02

全球布局提速

25万单的周订单量,不仅是国内市场的认可,更是全球市场对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肯定。萝卜快跑的全球化布局,正在让“中国智造”的无人车跑遍世界,而每一个海外市场的突破,都在为其订单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东市场是萝卜快跑出海的重要一站。迪拜作为中东的交通枢纽,政策包容且场景复杂,高温、沙尘暴等极端气候对自动驾驶技术是极大的考验。但萝卜快跑不仅拿到了迪拜首张自动驾驶测试001号牌照,还计划在当地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在迪拜举行的世界自动驾驶大会上,它的试乘名额一票难求,一位当地男子甚至半开玩笑地表示,愿意用手腕上的劳力士金表换一次试乘机会,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除了迪拜,萝卜快跑还与阿联酋的Autogo达成合作,打造阿布扎比地区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中东地区之所以成为热门目的地,不仅因为当地政策支持,更因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阿联酋将自动驾驶纳入“2030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希望未来无人驾驶能承担25%的交通出行,这为萝卜快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欧洲市场的布局则标志着其技术得到了更高标准的认可。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计划12月在瑞士东部启动车队测试,尽快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这款名为“AmiGo”的服务,将采用第六代无人车,可容纳四名乘客,还能提供专属或拼车服务,专门填补传统公交的服务空白。同时,它还与全球领先的出行平台Lyft合作,计划2026年率先在德国、英国部署无人车,未来逐步扩大到数千辆的规模。

右舵市场的突破同样意义重大。香港作为萝卜快跑的首个右舵左行市场,从2024年11月获准公开道路测试,到后来不断扩大测试区域,已经覆盖了东涌及南区等商业和住宅区。这不仅验证了其技术适应不同交通系统的能力,也为其进入更多右舵市场铺平了道路。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到访百度时,还专门试乘了萝卜快跑,并表示“欢迎萝卜快跑来新加坡”,为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埋下了伏笔。

从亚洲到中东,再到欧洲,萝卜快跑的全球覆盖城市已经达到22座。每进入一个新市场,它都能快速适应当地的路况、法规和用户需求,这种快速复制的能力,正是其订单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海外市场的高票价和高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让全无人出行的商业化之路走得更稳。

03

无人出行的可持续之道

25万单的周订单量背后,离不开两个核心支撑:让人放心的安全性,以及清晰可见的盈利路径。这两点不仅是萝卜快跑能持续发展的关键,也为整个Robotaxi行业树立了标杆。

在安全性上,萝卜快跑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截至目前,其自动驾驶总里程超过2.4亿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243圈。

更重要的是,萝卜快跑平均每行驶1014万公里才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从未发生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事故。


这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安全体系在保驾护航,第六代无人车应用了“Apollo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全栈方案,还有10重安全冗余与6重MRC安全策略,从技术层面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实际运营中的安全案例更有说服力。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萝卜快跑的无人车能及时避让行人、自行车和紧急车辆;在恶劣天气或特殊路况下,也能保持稳定运行。

盈利方面,萝卜快跑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武汉,它已经实现了单车收支平衡,这意味着每一辆无人车的收入都能覆盖直接运营成本。

这个突破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Robotaxi行业长期被“烧钱”“盈利难”的问题困扰,而萝卜快跑用实际成果证明,无人出行的商业化是可行的。

能实现盈利,核心在于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硬件上,第六代无人车20.47万元的单价,远低于Waymo的10万美元和特斯拉Cybercab的3万美元;人力上,全无人运营省去了安全员的成本,再加上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换电模式,实现了从运营到充电的无人干预,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投入。

运营模式上,萝卜快跑从之前的重资产自营,转向了轻资产合作,与神州租车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技术授权和合资运营,集中精力做研发和核心服务,降低了资产投入和亏损风险。

同时,规模效应也让盈利变得更容易。订单量的增长摊薄了单车的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而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车辆的利用率也在提升。

比如在武汉,全无人车队能实现全天候运营,不用受安全员工作时间的限制,这让每辆车每天能完成更多订单。


海外市场的高票价更是盈利的助推器,中东、欧洲等地的出行价格远高于国内,萝卜快跑在这些市场的布局,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这种“安全+盈利”的双突破,让萝卜快跑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用户因为安全放心而选择,高订单量带来规模效应,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盈利,盈利后又能投入更多资金到技术研发和安全升级中,吸引更多用户。

25万单的周订单量,正是这个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

总结

全无人出行的中国范本,未来已至

萝卜快跑周单量超25万单且100%全无人的成绩,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从技术研发走向规模化商业化的重要标志。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十多年技术沉淀、全球化布局、安全体系构建和盈利模式探索的共同作用。

从技术上看,萝卜快跑用低成本量产的第六代无人车,实现了全场景的可靠运行,通过纯视觉路线的转型,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从规模上看,全球22座城市的覆盖、超1000台的车队规模、1700万单的累计订单,让萝卜快跑成为全球Robotaxi行业的头部玩家,甚至超越了谷歌Waymo等行业前辈。

从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国内武汉的盈亏平衡,还是迪拜的火爆试乘,亦或是欧洲市场的积极布局,都证明了全无人出行服务的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每一次订单量的突破,都在推动行业认知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萝卜快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Robotaxi行业不仅能“跑起来”,还能“活得好”。

安全的运营记录、清晰的盈利路径、可复制的全球化模式,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规模的持续扩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全无人出行服务将走进更多城市、服务更多用户。

出租司机故意碰瓷“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被罚
近日,武汉市公安交管支队对外通报一起特殊案件,该市首例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故意“碰瓷”行为被成功查处,涉案出租车司机和某因两次故意撞击“萝卜快跑”测试车辆,最终被处以2000元罚款及暂扣驾驶证三个月的行政处罚。据悉,和某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其首次

2025-11-04

99%电车车主下一辆还买电车!中国新能源回头率爆表!
文 / 王新美编 / 杨凌霄出品 / 电动新物种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传重磅信号。全球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显示,99%的中国纯电动车用户表示下一辆车仍会考虑纯电动车。这一数据源自1.2万名全球受访者的真实反馈,

2025-11-03

低估大家热情! 腾势N8L上市小程序被挤崩
10月28日晚,比亚迪腾势旗下全新豪华SUV腾势N8L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9.98、32.98万元。令人意外的是,腾势N8L上市后,仅数小时,官方微信小程序瞬时访问量激增,汹涌的订车需求导致官方小程序短暂瘫痪。对此,10月29日,腾势汽车总经理李慧今

2025-10-31

腾势N8L 29.98万元起,重新定义家庭豪华出行标杆
10月28日,“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9.98万元~32.98万元!N8L全系标配“六大核心科技”,以超越传统豪华的品质标准,打造科技出行移动空间,诠释家用车的豪华感、安全感与科技感,创造让全家人动心、舒心、省心、

2025-10-29

29.98万元-32.98万元!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上市
10月28日,“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9.98万元~32.98万元!N8L全系标配“六大核心科技”,以超越传统豪华的品质标准,打造科技出行移动空间,诠释家用车的豪华感、安全感与科技感,创造让全家人动心、舒心、省心、

2025-10-29

FX Super One中东率先上市!售价30.9万迪拉姆,伊涅斯塔是首位车主
10月28日,Faraday Future(纳斯达克代码:FFAI,简称FF)今日宣布,FX在阿联酋迪拜正式发布全球首款First Class EAI MPV—FX Super One,率先上市的AIHER Max版售价30.9万迪拉姆,足坛传奇巨星伊涅斯塔成为FX Super One全球首位车主兼开发者共创官。FF还创新

2025-10-29

李斌爆单! 蔚来 ES8 产能“跟不上”了!
文 / 王新美编 / 杨凌霄出品 / 电动新物种日前,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透露,全新ES8的市场热度远超预期,生产合作伙伴全力赶工,且12月单月产能将进一步爬坡至1.5万台。但在这样的前提下,假如是现在订车,交付也还是需要等到明年4月。这场产能跟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