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号
科技 汽车 财经 数码 时尚 旅游 美文 美食 其它

美团阿里升级“外卖大战”,56地发起外卖行业专项整治

商业暗流 2025-07-11

如火如荼的外卖大战日趋白热化。

7月5日晚间,阿里、美团分别发放大量外卖大额券,部分外卖甚至能“零元购”。与此同时,外卖平台单量剧增,美团APP一度“崩了”,美团、淘宝闪购发布的信息显示,补贴刺激之下,两大外卖平台日订单分别突破1.2亿单和8000万单。

与此同时,一场史上最密集的外卖行业监管整治风暴正在席卷全国。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已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福建、甘肃、内蒙、陕西、河南、四川、湖北、山西、江西、青海、新疆、宁夏、安徽、贵州、浙江、山东等省份的56个地区针对外卖行业发起了专项整治,监管整治的范围包括: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幽灵外卖、严查无堂食餐厅等。

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是此轮监管整治的焦点。广东肇庆市场监管部门在约谈美团、饿了么之后指出,外卖平台“贴身肉搏”,不少商家却被“卷”得喘不过气,这种对商户的裹挟,让行业再度陷入低价内卷循环,不仅严重损害了商家利益,也违反了国家明确要求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则强调,严禁外卖平台以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要求各方共同抵制低质低价“内卷式”竞争,严打刷单炒信、通过虚构销量吸引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近日刚刚完成新一轮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把规制的焦点指向了“内卷式”竞争,增加了一条针对平台经营者的新规,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这为遏制“内卷式”竞争提供了新的法律工具。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依然是多地专项整治的焦点,有地方在摸底调查中发现,外卖平台上30家无堂食外卖店中,26家存在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的重灾区,多个地方针对无堂食外卖、幽灵餐厅发起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反内卷”成为监管整治焦点,严打低质低价“内卷式”恶性竞争

在众多专项整治、约谈、行政告诫等监管措施中,外卖行业“反内卷”成为近期新的焦点。

 

广东肇庆市场监管公号发文称,各大外卖平台近期为争夺市场份额,开展内卷式“外卖大战”,广东省肇庆四会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肇庆市捷棋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四会易企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饿了么)等即时配送企业召开落实安全责任培训会和网络订餐管理约谈会,督促平台经营者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肇庆市场监管公号称,外卖平台“贴身肉搏”,大众的消费热情被点燃,不少商家却被“卷”得喘不过气,“像被绑上战车,不配合平台降价做活动就没客流”。这种对商户的裹挟,让行业再度陷入低价内卷循环,不会产生任何价值,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不仅严重损害了商家利益,也违反了国家明确要求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该公号强调,竞争须在技术创新、公平规则与社会福祉的框架下开展,这才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价格和竞争秩序的提醒告诫书》中也要求,美团等外卖平台应强化行业自律,立即停止低质低价“内卷式”恶性竞争。

告诫书指出,个别餐饮外卖平台通过补贴,大打价格战,造成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个别平台裹挟商户在本地区高额补贴,严重损害普通商家利益,违反反内卷相关要求,破坏餐饮行业稳定。

告诫书称,通过高额罚款等方式强制商户出资补贴活动、强制价格\品类\营业时间对标其他平台,严重违背商户意愿,涉嫌不正当竞争。要求外卖平台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

辽宁省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在约谈当地外卖平台时,针对行业内可能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明确要求平台及商家自觉遵守市场规则,严禁利用技术优势或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不得以不合理算法、流量限制干预商家自主经营权,不得阻碍商家多平台入驻。

鞍山市市场监管局还强调,严禁以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各方需共同抵制低质低价“内卷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及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此外,吉林省市场监管局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外卖平台市场秩序的行政告诫书》中,要求美团等外卖平台不得以低质低价等方式进行“内卷式”恶性竞争;不得通过补贴、“二选一”、打价格战等方式,裹挟商户,激化市场矛盾,损害入驻平台商家的利益,违反“反内卷”相关要求,破坏市场秩序和行业稳定。

严禁以低于成本价倾销,打击刷单炒信

以低于成本价进行“非理性价格战”是本轮反内卷的一个重点。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关于规范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价格与竞争秩序的提醒告诫》中,严词要求外卖平台停止低质低价“内卷式”竞争,停止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进行非理性价格战。该局认为,此举影响供需平衡,损害商家利益,破坏行业稳定。

反内卷的法律制度也在紧急完善中,近日《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了新一轮修订,修订的一个焦点正是“反内卷”:新法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备受关注的是,在本轮外卖补贴大战中,大量消费者晒出美团、淘宝闪购上“0元购”的截图,同时,不少商家反映平台间的“价格战”大部分成本由商家承担。这种显然“低于成本价”,并且商家被迫参与的活动,未来或将直面《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内卷”的制度性审问。

 

 

多个地方监管部门也出台明确规定,禁止平台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不得通过高额罚款等方式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出资补贴活动,或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实施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围绕本轮外卖大战中大量骑手和商家反映的“刷单”问题,各地也给出了多项监管要求。

 

 

比如吉林省市场监管局明确要求,不得对经营者商品性能、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组织虚假排名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组织并指导商户开展刷单炒信,通过虚构商户销量来吸引消费者。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要求,外卖平台不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避免组织虚假交易、刷单炒信和排名误导消费者。

以零容忍态度,整治网络餐饮行业乱象

围绕外卖行业乱象,各地的监管措施在不久前主要体现在外卖平台的约谈上,而在近期,各地监管内容纷纷升级为专项整治。

比如,四川广元市场监管局5月召开了平台外卖约谈会,约谈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而在6月份,广元市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纳入其年度九大专项整治行动,周密部署方案,重拳出击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目前已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06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5起,形成强大的执法震慑力。

福建平潭区市场监管局也开展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合法资质入驻平台从事外卖服务、经营地址和许可地址不符、实际经营场景和平台展示图片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清除一批违法外卖经营者、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围绕夏日餐饮外卖,湖北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当地入驻美团、饿了么两大电商外卖平台243户和171户商家迅速组建整治专班,采用“分路段、划重点”的排查模式,对早餐、夜市等全时段经营商户展开拉网式检查,督促外卖平台落实审核义务,清理违规商户,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入网行为。

 

内蒙古宁城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网络交易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辖区内入驻外卖平台和信息广告服务类平台的经营主体等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对收费规则是否公开透明、推广费用定价是否合理、服务内容与收费是否匹配以及网络平台是否存在随意克扣保证金、限制商户自主定价权、申诉渠道不畅通等损害商户权益的经营行为进行了排查,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网络交易违法违规行为。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着开展城中村、农村区域网络外卖和假冒伪劣消费品、食品集中整治行动。以城中村为重点区域,以城中村、农村网络外卖餐饮单位和消费品、食品生产销售单位为重点对象,以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提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为重点检查内容,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河南省鄢陵县市场监管局督促“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依法进行备案,同时要求平台开展自查自纠,积极整改问题。当地共检查网络餐饮平台经营商2家、入网餐饮经营者215家,查找食品安全问题隐患132个,督促整改完毕91个,规范改造提升23家;督促平台下线无经营场所商家11个,更换和公示小经营店备案登记证96家,未来将继续加大无堂食外卖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严打幽灵餐厅,超八成无堂食外卖存在食安问题

无堂食外卖曾多次引发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在近期各地的监管整治行动中,无堂食外卖成为监管治理的重点。

"后厨油污遍地、生熟食材混放、冰箱内杂物堆积如山,甚至能看到蟑螂爬行的痕迹..."这是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在6月4日的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会议上披露的情况。

据成都市成华区通报,近期在对30家无堂食外卖店的检查中发现,有26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占比超八成,内容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不全(健康证过期、公示栏遮挡)、厨房环境“脏乱差”(油烟机油污重)、“三防”设施缺失(无挡鼠板、门帘破损,有蟑螂、鼠患痕迹)、功能区布局混乱(生熟交叉污染)、食材储存不规范(生熟混放、冰箱杂物堆积)等。其中6家因问题严重被当场责令停业整顿。该地要求美团等第三方外卖平台严格新商户入驻核验,杜绝地址造假、证照过期等问题。

 

类似的问题并非个例。多位外卖骑手曾在社交平台分享取餐经历,提醒消费者"避雷"部分无堂食外卖店家:“有些店卫生条件根本不敢看”“见过用过期酱料炒菜的,提醒顾客也没用,平台照样推荐”。这些现象暴露出无堂食外卖因隐蔽性高、风险集中、责任链条松散的特性,已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区。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管局在6月12日开展的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行动中,重点检查经营者证照资质信息公示、食材进货查验、环境卫生管理、三防设施配备、餐饮具保洁、食品加工制作等环节是否符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要求,其中3家外卖餐饮服务提供者被暂停网络餐饮交易服务。

江西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在6月11日重点面向无堂食外卖组织举办“网络餐饮平台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班,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流量大的,对平台排名前100的“网红”外卖商户进行了全覆盖实地检查,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实际经营地址与证照不符、环境卫生脏乱差、使用腐败变质或污秽不洁食材、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虚假宣传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无堂食”的经营模式,为“幽灵外卖”提供了天然掩护——无需接待堂食顾客,商家可藏身于背街小巷、废弃仓库甚至居民住宅,通过伪造资质、盗用信息等方式入驻平台,形成"线上合规、线下违法"的双重乱象。

贵溪市市场监管局在6月12日的整治行动中,对辖区内“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开展现场检查,一次性查处7家"幽灵外卖",执法人员发现,这些店铺普遍存在生熟混放、餐具不消毒、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拉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幽灵外卖”整治中下线的不合规商户高达113家。

新疆巴州市场监管局的态度更为坚决,对21家平台、3518家入驻商家开展“拉网式”排查,对21家无堂食餐饮店采取直接清理的态度。

此外,山西晋城市、青海玉树市、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林西县、贵州省盘州市等多地市场监管局也面向美团等外卖平台,重点发起“幽灵外卖”整治行动。

山西晋城市城区市场监管局将27名外卖食品安全监督员组成监督队伍,发挥外卖专项整治“吹哨员”作用,将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从间隔抽查升级为即时报送、整治模式从突击整顿变为长期规范管理。

这一理念也在多地得到有效实践。高平市市场监管局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引入"食安哨兵"管理理念,为10名外卖骑手发放证书,同步制定《网络餐饮"食安哨兵"管理办法》;阿克苏市市场监管局于5月9日推动5家外卖平台联合成立骑手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30余名经过专业培训的骑手化身"食安前哨"。

 

从城市到乡县,从平台监管到商户整治,一场面向外卖平台“幽灵餐厅”的食品安全整治“攻坚战”正在全面打响。

聚焦儿童食品安全,打击外卖行业非法食品添加剂

近日,甘肃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调查,该事件根源竟是幼童伙食中被添加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令人痛心疾首。而在餐饮外卖行业,使用非法“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而也成为此番专项整治的一个重点。

比如,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在核查外卖平台下线商户时,发现有餐饮店不仅卫生条件恶劣,更在后厨查获违规使用的"添之彩水油两用橙红色素"。该添加剂仅限用于果蔬汁饮料,却被商家用于制作秘制小鸡腿、糖醋肉等菜品。经营者承认,此举是为了让菜品“颜色更诱人”。该案暴露出部分外卖商家"重流量、轻质量"的短视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年发布多批次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也包含多起外卖平台的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其中美团盱眙刘大龙虾·螃蟹·牛蛙在美团APP加工销售的盐水煮花生,其中苯甲酸及其钠盐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美团白泉包子铺加工销售的现煮玉米,其中甜蜜素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饿了么麻辣诱惑·麻小·小龙虾·烧烤·鱼蛙(塘沽店)在饿了么APP销售的五香花生中的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独一处早点(商贸中心店)在美团APP销售的油条,其中铝的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聚焦保障少年儿童饮食安全,多地也在积极开展外卖行业食品添加剂整治行动。

陕西石泉县市场监管局自5月20日起,结合外卖餐饮整治、假劣肉制品治理等专项行动,在全县范围开展油炸快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对全县线上销量高的炸鸡汉堡店开展现场巡查,及时上报商家违规信息。内蒙古红山区市场监管局则召集辖区内18家中小学的食品安全负责人和食堂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警示约谈会,对近期“校园餐”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击外卖商家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正在成为各地监管整治的重点,这也需要监管部门、平台以及商家的合力,才能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昌敬学不会雷军,石头科技仓促赴港IPO市场担忧什么?
撰文丨一视财经 邱邱编辑 | 西贝6月底,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之一石头科技正式递表港交所,谋求在香港主板二次上市。回顾2020年2月,石头科技以271.12元的高价登陆科创板,并于次年创下1494.99的高价,成为A股市场上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股,也因此获得了“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