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号
科技 汽车 财经 数码 时尚 旅游 美文 美食 其它

美团“退款未到账”风波: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信任危机

商业范儿 2025-09-01

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帖称,美团部分退款订单审核状态格外漫长,进而引发更多用户自发的“追查退款订单”。该舆情迅速发酵,并在8月24日登上微博热搜。

8月24日晚,美团通过账号“美团客服小美”发表回应,承认存在退款信息不及时问题,称“已修复退款信息滞后问题,将帮助用户追溯每一笔担心的订单”。

不过,综合用户发帖爆料信息来看,美团所归纳的“信息滞后”与“支付渠道异常”两大原因难以完全覆盖用户所遭遇的问题,仍有一些未解答疑问甚至关键问题存在。

三大疑问悬而未决

在此次舆论回应中,美团将网传的“退款未到账”问题主要归为两大类:

1.退款信息更新不完整,钱不知道退了没有,以及退到了哪里。

2.退款信息显示“失败”,原因是什么,后续如何退回。

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仍有三大疑问待解。

第一,对于此次舆情中受影响用户的范围,美团并未给出明确回应。哪些用户在什么时间周期内可能会遭遇美团所归纳的两类订单问题,美团没有给出详尽说明,仍依赖于用户自查。且对于用户集中关注的资金问题,美团并没有通过影响力更大的官号而是通过粉丝量仅1.6万的“美团客服小美”进行说明,也有“大事化小”之嫌。此外,该微博账号也设置为仅博主关注人可评论。

由于美团没有明确受影响规模,自然无法获悉亟待退款的资金数量。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一家港股上市公司身上,也挺魔幻的。

第二,当退款流程因支付渠道异常和用户账户注销双重原因失败,对于订单资金去向和管理方式,美团并未详细说明。“美团客服小美”发布的说明中提及了订单8个月才完成退款的案例,该订单退回原支付渠道失败但用户又注销了美团账户,无法退至账户余额,美团表示持续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相关用户接收退款。

这就衍生出多个疑问:在美团平台内由于此类原因滞留的资金规模有多大?滞留期间资金是否有流入其它渠道?美团联系已经注销美团账户的用户需要长达8个月乃至更久时间?

本次舆情中,用户需要自主查询订单才可获知退款失败的问题,很多用户表示从未收到过退款失败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短信以及APP推送等强通知,平台方是否具有不及时处理的动机以及利益获取方式?

尽管平台可能源于系统复杂性、支付系统漏洞与流程告知不充分等问题造成了如今的情况,但基于种种因素叠加,很容易会在用户心中形成某种嫌疑:平台通过故意拖延或不处理退款,占用用户资金以获取利息或现金流收益。

即便是正常使用的账户,也存在退款异常问题。知乎拥有近62万关注者的用户@芝麻酱发布回答称,2018年在大众点评发起退款的订单直到2022年才显示退款过程出现异常,退款失败。查看订单详情也无法进入。

在美团的回应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类情况,若是用户的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渠道存在问题,无法原路接收退款,那告知退款失败需要等待长达四年吗?

第三,对于如何批量处理退款历史遗留问题以及防止退款问题复发,美团并未给出详细规划。美团在回应中表示,“因短期客服咨询量较大,我们周末紧急成立了专项客服团队,但仍然出现了咨询排队现象。”这意味着,若要查询年代久远的订单,则需要用户在客服通道拥堵的情况下自发咨询客服。倘若存在退款异常的用户不知退款流程或者没能联系到客服,资金是否一直保持悬停状态?

即便是成立了专项客服团队但仍存在咨询排队现象,也可反向推断受影响用户数量之多。更值得关注的是,存在如此数量大的退款状态异常订单,为何需要靠用户发帖爆料才能引发平台重视?为何不能更主动地通知并解决问题?这也伤害了用户的信任。

用户自查,就是一种信任危机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用户反馈统计,2014年-2019年是出现疑似“退款未到账”订单最频繁的年份,2020年以后也有少量订单涉及,覆盖美团和大众点评等App内的餐饮、酒店住宿、机票高铁、景区门票等业务。

通过本次舆情,不少用户也举一反三,对其它平台的退款订单发起核查。平台APP显示的“退款成功”,到底是退款流程彻底完结,还是在用户没看到的“水面下”存在着平台与支付机构的踢皮球?甚至存在悬停资金挪用的可能性?

平台显示退款成功,但用户并未或者尚未实际收到资金,这一情况可能引发用户对平台契约精神的质疑。

在实际生活中,看到订单页面的“退款成功”后,再去相关账户核查资金的用户仍是少数,更多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认为退款流程已经走完。而当用户内心出现怀疑,这种怀疑会迅速蔓延到电商、出行等所有涉及预支付和退款的互联网服务领域,演变成一场信任危机。

此后,会有用户养成退款后核对银行流水、支付账单的习惯。某种意义上讲,这将成为用户对平台信任的转折点:从无条件信任平台页面的反馈,到有条件相信后自我核查。

本次舆情也暴露了预付款领域亟需退款流程的更高标准,比如退款失败平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多种方式主动通知用户,并明确滞留资金的处理方式。

海信视像半年报解读:净利增超26%,全球百吋电视市占率近五成
文 / 汪淼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8月25日,海信视像2025年半年报正式出炉。报告显示显示,海信视像上半年营收272.31亿元,同比增长6.95%;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26.63%,增速远超营收。更值得关注的是,海信视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涨了48.59%

2025-09-01

携程上半年财报解读:营收净利双增,国际业务爆发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8月28日,携程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携程净营收近287亿元,净利润超91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不仅如此,携程二季度单季表现同样亮眼,净营收148.64

2025-09-01

先导智能再冲港股 彪悍的实力无需解释
文 / 小赢美编 / 陆辰风出品 / 网界商业评论8月26日,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导智能)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摩根大通。这不是先导智能第一次冲击港股。早在2023年12月,先导智能就首次提交过相关文件,后来因为市

2025-08-29

途虎养车财报解读:上半年营收78.8亿元,同比增长14.6%
文 / 汪淼美编 / 沈谨瑜出品 / 网界财经8月21日,途虎养车发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上半年途虎实现营收78.8亿元,同比增长10.5%;毛利额达1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14.6%。同时,途虎的工场店数量也涨到了7205家,在汽车后市

2025-08-28

360上半年营收38.27亿元 同比增3.67%
8月26日晚间,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360”)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360上半年营收38.27亿元,同比增长3.67%,成功扭转此前营收下滑的趋势,重回增长轨道。不过,受高额研发投入影响,公司上半年扣非后净亏损2.97亿元。从业务板块来看

2025-08-28

打造“专精特新第一基金”!这家银行系公募把量化投资玩出新高度
撰文丨一视财经 翊天编辑 | 西贝如果把中国制造业比作一支庞大的队伍,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就是最灵活、最尖锐的“小尖兵”。“专精特新”企业恰恰就是投资新质生产力最值得押注的“种子选手”,他们亟需敏锐的长线资金去“看见”。如果说谁最早嗅到了这些“

2025-08-26

百果园上半年财报解读:营收较去年同期降21.8%,门店减少1639家
文 / 汪淼美编 / 沈谨瑜出品 / 网界财经日前,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果园”)交出上半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百果园营收43.7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两成多;不光没赚钱,还净亏了3.42亿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的;门店数量也大

2025-08-26

快手Q2财报解读:老铁太给力!快手Q2营收350.5亿元
文 / 阿财美编 / 沈谨瑜出品 / 网界财经8月21日,快手科技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一出来,不少人都惊呆了。快手第二季度营收350.5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3.1%;净利润56.18亿元,同比增长20.1%,比市场预期的还要好。更让人关注的是,带领快手交出

2025-08-26

B站Q2财报解读:赚了5.6亿,1.09亿人离不开
文 / 阿界美编 / 沈谨瑜出品 / 网界财经近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B站第二季度总营收73.4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0%;调整后净利润更是达到5.6亿元,要知道去年同期还是亏2.7亿元的。除了赚钱,B站的用户数据也很能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