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10月31日,在今年第二场京东品酒会现场,京东集团CEO许冉正式宣布,目前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7亿。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京东多年来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战略坚守,是从零售到即时零售的生态延伸,更是对用户体验、商家权益与员工保障的全方位投入。
在电商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7亿活跃用户不是单纯的规模增长,而是用户对京东品质、服务与价值的深度认可。
从刘强东亲自为用户烹饪宿迁名菜,到许冉现场为用户冲煮标王咖啡;从“百亿补贴”的实在让利,到“比价悬赏令”的底气承诺,京东用一个个具体行动,将“客户为先”的理念落到实处。
01
供应链成7亿用户的信任根基
京东能积累起7亿活跃用户,核心竞争力始终围绕“供应链”展开。
许冉多次强调,京东的战略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无论是零售电商的横向扩张,还是沿供应链的垂直延伸,都没有偏离这一核心。
这种坚守体现在商品品质的把控上。以京东自营为例,其在库SKU数量已超千万种,库存周转率保持在30天左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种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让用户能以更优价格买到更可靠的商品。
在带电品类上,依托国补政策与自身供应链优势,京东实现了23.4%的同比增长,而日百品类也以16.4%的增速稳步提升,其中商超品类已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这些数据背后,是用户对京东供应链能力的直接投票。
供应链优势还延伸到了新业务领域。京东外卖能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350个城市,吸引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关键就在于复用了京东成熟的物流履约网络与供应链管理经验。
针对外卖行业“幽灵外卖”的痛点,京东推出七鲜小厨,通过统一的食材供应链、24小时后厨直播、公示大牌供应商等方式,让用户吃得放心。
七鲜小厨首店上线首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3日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这正是供应链赋能新业务的生动体现。
对商家而言,京东的供应链能力意味着更低的经营成本与更稳定的发展环境。京东给品牌商家的补贴力度可观,即便单量有限,商家仍能实现每单盈利,粘性自然增强。
在今年11.11大促中,超5.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超3300个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众多商家借助京东供应链实现了规模与利润的双重提升。
这种商家与平台的共赢生态,最终转化为用户的优质体验,构成了7亿用户信任的坚实基础。
02
京东从细节处赢得用户人心
7亿活跃用户的增长,离不开京东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种追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渗透在从购物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从高管的亲自互动到平台的机制设计,都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
在品酒会这样的线下活动中,京东高管与用户的近距离互动成为常态。10月30日的上海阿纳迪酒店品酒会上,许冉亲自为用户冲煮标王咖啡,直言“要把最好的留给用户”。
此前的第一场品酒会上,刘强东也曾亲自下厨,为用户烹饪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
这种高管与用户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让京东的品牌形象更具温度。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时感叹“这杯咖啡非常香醇”,评论区里“京东品质真不错”“如此暖心的呈现让人感动不已”的声音,正是用户情感共鸣的直接表达。
线上服务的细节打磨同样不遗余力。针对外卖配送中的卫生痛点,京东成为即配行业第一个对餐箱消毒执行专业检测并开放溯源的平台。通过超声波雾化喷淋、75%医用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杀菌三步流程,实现99.99%的灭菌率。
用户在订单页能看到“已专业消毒”提示,还可查看消毒全过程视频与专业检测报告,让每一次用餐都更安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用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重。
价格优惠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京东的低价从不依赖恶性补贴。京东推出100万元现金“比价悬赏令”,邀请全网用户对比京东自营家电价格,若发现价高可申请10000元京豆奖励,平台还会现场调价至9折,部分商品5折限量抢购。
在11.11期间,“百亿补贴日”连续3天直接降价不凑单,海量低价好物与惊喜福利持续放送。这种“明码标价、公开比价”的底气,让用户无需复杂计算就能享受到真实优惠,也避免了行业恶性补贴带来的市场泡沫,让低价回归理性与可持续。
即时零售的布局进一步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场景。京东外卖覆盖“衣食住行样样都请”,从炸鸡、蛋糕等美食到冰箱、空调等家电,再到机器人、3D打印机等潮流尖货,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11.11期间,京东外卖、七鲜美食MALL等十余种创新业态首次亮相,客流量与订单量持续走高。
京东旅行酒店离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10倍,机票出票张数同比增长880%,京东家政成交额首周同比增长超250%,多场景的服务能力让用户更愿意留在京东生态内,推动了活跃用户数的持续增长。
03
新业务与核心零售的双向赋能
7亿活跃用户的背后,是京东生态体系的协同发力。以外卖为代表的新业务与核心零售业务相互赋能,形成了“高频带低频、低频稳高频”的良性循环,这种生态协同效应成为用户增长的重要引擎。
外卖业务作为高频入口,为核心零售带来了大量新增流量与更高的用户粘性。二季度数据显示,京东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35%,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17%,每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同比增长25%,这些数据均远超行业同期水平。
外卖用户的高频使用习惯,让他们更频繁地打开京东APP,进而带动商超、3C等品类的交叉购买。
在商超等高频品类上,大量交叉购买行为已经出现,京东PLUS用户的购物频次同比增幅超过50%,充分印证了生态协同的效果。
核心零售的深厚积累,也为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京东零售多年积累的用户基础、供应链能力与履约网络,让外卖业务从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
京东物流的配送网络覆盖全国,骑手资源与外卖履约需求形成互补,骑手配送商超品类与外卖的时间段错开,既提升了骑手收入,也提高了履约效率。
截至二季度末,京东3C数码门店突破3000家,京东MALL累计开业24家,京东养车全国门店数量突破2500家,这些线下门店与外卖、即时零售业务相互联动,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网络,让用户体验更连贯。
生态协同还体现在组织架构的保障上。京东通过“BigBoss”组织变革,压扁组织层级,让一线员工拥有更大决策权,决策流程极大加速。这种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让核心零售与新业务之间的协同更顺畅。
例如,3C秒送业务被整合到各事业群后,权限与资源进一步统一,能够更好地承接外卖带来的流量,推动3C即时零售的高速增长。
组织层面的协同,让生态效应得以充分释放,为7亿用户提供了更连贯、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在11.11大促中,生态协同的效果集中爆发。京东之家、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等线下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120%,京东MALL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86%,京东养车到店服务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
线上线下的联动、不同业务的相互赋能,让用户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体验,都能感受到京东生态的便捷与高效,这也成为7亿用户选择并留在京东的重要原因。
总结
7亿用户背后京东的坚守与前行
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突破7亿,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战略坚守、体验深耕与生态协同的必然结果。
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战略定位,让京东在商品品质、价格与效率上形成了难以复制的优势;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从高管互动到细节打磨,让品牌充满温度,赢得了用户的情感认同;核心零售与新业务的生态协同,构建起全场景的服务能力,实现了用户规模与粘性的双重提升。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京东没有陷入恶性内卷,而是坚持长期价值,通过解决行业痛点、保障商家权益、善待一线员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拒绝恶性补贴、打造品质外卖,这些看似“吃亏”的选择,最终转化为用户的信任与市场的认可。
7亿用户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随着京东在供应链创新、国际化布局与组织变革上的持续发力,其生态体系将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