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快手体育生态共创大会以“携手运动,共建未来”为主题,全面解读快手体育的社区生态、政策扶持以及战略发展新方向。
在3月24日举行的大会上,快手体育发布“体育星穹年度计划”,未来一年投入约200亿流量、5000万现金,将面向专业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内容以及创作者进行扶持,促进体育生态繁荣发展。
同时,快手与NBA共同宣布达成新周期战略合作,快手将继续作为“NBA中国官方短视频平台”及“NBA中国视频内容创作社区”,为球迷带来精彩互动和内容。
共筑活力全开的新主场,让体育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当前,快手平台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分别为4.01亿、7.36亿,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25.6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5.8%。与此同时,月活跃创作者数约1.5亿,日均发文超4000万,日均直播开播场次超300万。
其中,快手体育内容兴趣用户规模超5.2亿,每天有近2亿人观看体育内容。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巴黎奥运会期间快手站内消费数据超3000亿。数据显示,北京冬奥“包墩到户”活动参与人次达13.6亿;快手村BA系列活动累计覆盖超千万线下人群;在快手记录村BA的作品数超10万,记录NBA赛事内容的作品数超20万。群众体育赛事也在这里生长、壮大,快手接入群众赛事开播场次同比增涨160%。
“头部”,即顶级赛事。目前,快手体育与奥运、亚运、NBA、欧冠等顶级赛事达成版权合作,用数字化创新架起桥梁,实现“内容-产品-商业”的深度转化。“产业”由此得到激活,通过电商直播、知识付费、商单合作,有收入的体育创作者数量年同比增长近10%,月有收入的10万+体育创作者数量提升超13%。
“大众活力”解锁了群众体育的无限可能。村奥会、村冬奥等村大赛吸引线上88亿人次云观赛、线下20万+观众助威;2024年快手接入的7000+场群众体育赛事,也点燃了无数老铁的参与热情。于是,体育不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生活仪式。在此过程中,快手构建了一个多元、繁荣、充满活力的体育生态。
推动多样化体育内容生长,打造更懂用户的新体“域”社区
从合作全球50+个顶级赛事,到打造快手村BA等大众体育内容,快手体育搭建起“内容金字塔”,让每位用户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主场”。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万粉以上体育创作者超6.1万和超170家品牌合作。
会上,快手还与NBA中国宣布达成新周期战略合作。快手依托版权资源搭建起NBA内容创作生态体系,此前合作周期内,快手签约超5000名二创作者,吸引超9000万NBA兴趣用户,NBA相关内容的日均播放量超2.2亿。
快手体育业务负责人翟万旭提出,基于更深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内容,快手体育将成为一个更懂用户的新体“域”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生态发展,快手推出“体育星穹年度计划”,未来一年将投入约200亿流量以及5000万现金,持续探索全品类群众体育内容,深度合作职业体育赛事IP;同时,面向全量创作者,快手将进行全周期扶持,并孵化体育内容创作者“标杆案例”,助力创作质量提升。同时,快手还将在电商、内容变现、产品功能上提供多元化能力支持,助力更多优质体育内容生长。
做有TIE度的体育营销,打造2025体育营销大年
在此次大会上,快手磁力引擎品牌招商兼磁力学堂负责人王思洵指出:尽管2025年被业界视为“体育小年”,但通过头部版权赛事延展与群众体育深耕,快手有信心将其打造为体育营销大年。
例如,奥运期间推出的互动鼓被点击超20亿次,直播间17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实现高效转化,印证快手平台在碎片化消费时代的营销潜力。
面向2025年,快手将延续这一势能,升级NBA赛事合作,将奥运会的积累继续延展和应用,带来更好的营销解决方案;村赛系列矩阵进一步拓展,借助过去三年的打磨实现规模化运营,打造更具竞争力“村赛宇宙”。
针对2025年战略,王思洵还提出了“共创”生态体系:以“触达-种草-转化”TIE方法论为核心,联动版权赛事、群众体育、创作者生态三大引擎,深化NBA中国行线下渗透,探索短剧与体育的跨界融合;升级“看刷追搜”立体广告产品,结合AI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推出村跑、龙舟赛等新型赛事营销包,配套限定包装等创新玩法。
从整体趋势来看,体育营销正从版权争夺转向生态共建,快手依托“头部赛事+群众体育+创作者”三位一体布局,有望在2025年创造新的行业标杆。
群众体育新生态:从运动热情到创富实践的多元路径
快手体育凭借对于用户消费的敏锐洞察,成功举办了村BA系列赛事IP,从贵州到广州、再到宁夏、四川等地,村BA系列内容遍地开花,伴随大赛节点的村奥、村冬奥的特色赛事IP更是丰富了村赛宇宙,将村赛做成了具有国民级别的体育赛事IP。数据显示,快手自办的群众体育赛事相关内容观看人次超167亿,打造了1200多个全网热点话题,引发众多关注。
群众体育内容生态持续繁荣发展,那如何借“群众运动”将规模化赛事转化为规模化经济效益?在《群众体育新生态——如何从‘群众运动’到‘群众创富’》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快手邀请多位嘉宾共同探讨了体育惠民与产业创新之路。
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群众体育创富需要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场景,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北京体育大学肖淑红教授从经济模式切入,指出体育已成为生活刚需,需以“体育+”载体满足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她建议通过标准化模式复制和定制化人才培养实现规模化创富。
退役后积极投身羽毛球推广工作的世界冠军鲍春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竞技体育重在参与和良性沟通,专业运动员可通过短视频互动打破竞技门槛,让大众在参与中提升满足感,同时带动运动消费增长。
此外,现场嘉宾均指出,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赋能以及模式的持续创新,体育将更加深度地融入大众生活,释放出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