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演进,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正在加速拥抱AI应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制造业,借助AI推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组织管理的变革,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尽管如此,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依然普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已成为持续推进AI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地,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花都始终坚持“智造立区”,积极抢抓省级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
针对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问题,花都区正在通过携手华为联合打造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赋能区域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同时,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级工业人工智能中心,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的建设,也为AI赋能新型工业化做出了示范。
新型工业化提速,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难在何处?
进入2025年以来,工信部从供给和应用两个层面入手,全力推进AI赋能新型工业化。而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在数智化转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数字化专业素养、缺乏数智化转型信心:一方面,大部分企业主只是粗略知道企业数智化转型是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但不了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内容;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数智化转型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在相关项目上的投入较谨慎,在扩大生产时主要依靠扩厂房、招人力。
2024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长效机制。
在政策的指引下,花都区也在大力引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力布局AI等未来产业,以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业融合”。通过对各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调研,花都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吴明昊发现,这类平台往往存在两大问题:建完之后企业用不好,上线之后企业不来用。
尽管许多公共服务平台都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快部署、轻量化方案,但企业在购买这些应用服务之后往往需要自己去做系统集成,应用落地难度大;即便企业实现了应用落地,在使用过程中一旦需要技术指导、业务流程升级、员工培训等,也很难获得标准化产品厂商提供的现场服务。
面对这些问题,花都区决定率先打造以公共服务平台驱动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以AI人工智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为核心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大幅提升广大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打通企业全流程数据要素,降低中小企业成本,探索赋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升级新模式。
自主创新技术夯实基础,创新思维做好运营服务
在建设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过程中,花都区选择与华为、佳都科技、之云科技、中国信通院等多方政企共建、产研合作,赋予平台强大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
作为功能完善、流程完备的综合服务型平台,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辐射全区中小企业,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AI应用为核心,基于统一的数据总线、统一的账号体系等,建设了面向企业的门户和系统云工作台,能够为企业提供规划咨询、数字化诊断、工业互联网应用、AI应用等全链条、一站式数字化服务。
对此,吴明昊表示,花都区承担最难的系统集成、适配、迭代、运营、开发等工作,大幅降低企业的使用门槛,并采用首年免费,后续梯度收费的方式,让企业先用起来再付费,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闭环。而平台在技术运维和业务运营过程中,则通过高效的供需对接机制,精确匹配企业需求与服务提供商的解决方案。
比如,平台首批上线的25个SaaS应用(包括智能排产、质量追溯、数字营销等),中小企业可“零成本”试用,真正“零门槛”入门;平台还通过打通设计、生产、销售等全流程数据要素,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效能。
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之所以能够落地这一模式,得益于其创新的“1+1+4”全产业链架构,即1个基础设施平台、1个数字经济运营中心和4大行业应用平台,并打造行业专属解决方案,让技术落地更“对症”。
其中,在基础设施层面,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通过与华为合作,采用全栈自主创新的昇腾AI软硬件平台,既能保障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算法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也能凭借丰富的昇腾生态,加速模型训练,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AI推理效率的双重提升。
激发产业集群新动能,打造数智化转型示范样本
目前,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已对100多家本地企业进行深度诊断和调研,3年内预计吸引500多家上下游及配套服务企业聚集,形成以花都区为核心的数字化产业集群,大幅提升区域整体行业竞争力,成为全国数智化转型示范样本。
在美妆日化领域,针对调香师工作量大、调香效率参差不齐、过度依赖人工经验等问题,平台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打造的AI智能调香助手,可推动调香业务智能化升级,辅助调香师进行配方优化,提高配香效率,将香精产品研发周期从数月缩短到数周,将研发成本降低50%以上。
在皮具箱包领域,针对行业研发设计效率低、生产制造效率不足、数据协同能力弱等问题,平台利用AI生成箱包3D模型,可快速完成结构设计与材质模拟,缩短研发周期;通过部署智能裁切机、自动缝合设备,可提升皮革、织物等材料的加工精度与效率;利用大模型分析历史销售数据与市场趋势,可精准预测需求,动态调整生产计划。
在电子信息领域,针对行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自动化程度低、销售售后体验差等问题,平台通过引入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技术,可加速产品研发和迭代,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可精准预测客户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针对行业研发设计滞后、生产制造智能化不足、供应链管理复杂等问题,平台通过引入数字孪生、3D打印、虚拟仿真等技术,可实现零部件的数字化建模与优化设计;通过建立物联网平台,可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推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和AI优化供应链管理,可实时跟踪和预测零部件供应、库存和物流情况。
基于在上述四大传统行业的实践,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不仅实现了多项AI技术在行业的广泛应用,也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5数字城市之夜暨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颁奖典礼”上,《广州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赋能区域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项目》更是荣膺“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金奖”。
如今,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扎实开展,正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在这一趋势下,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基于推进花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上的创新实践,通过经验复制与技术输出,不仅将成就新型工业化实践的“花都样板”,带动广东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助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