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号
科技 汽车 财经 数码 时尚 旅游 美文 美食 其它

支付宝主体改名 双飞轮战略“狂飙”

网界 2025-09-24


文 / 汪淼

美编 / 沈谨瑜

出品 / 网界财经

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信息,支付宝原来的持牌主体“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支付宝App的经营主体“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改成了“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名字一改,战略就清楚了。支付宝这次不是随便改个名,而是把“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大业务彻底分开经营。

支付宝自己说,这是“双飞轮战略”的推进动作,用户使用体验一切照旧,“支付宝”这个招牌和App名字都不会变。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支付宝正在加速。从去年三月蚂蚁集团宣布“AI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到年底成立数字支付和支付宝两大事业群,再到这次主体更名,支付宝正在把自己重新“装”进两个更清晰的框里:一个专心搞支付创新,一个全力做数字服务。

有人说,支付宝这次不只是改名,而是正式进入“第三次跃迁”。

01

支付宝正在重新定义“支付”

支付这个战场,早就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微信支付靠着社交高频打低频,硬是从支付宝手里切走一大块蛋糕。

易观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微信支付市场份额接近60%,支付宝约占36%。用户规模上,微信月活超过14亿,支付宝月活约10.4亿,差距还在拉大。

但支付宝没打算硬碰硬。它换了一个思路,不做“扫码”,做“碰一下”。“碰一下”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就是个蓝色小圆环,碰一下就完成支付。

但它背后是一整套技术重构。传统NFC支付是把手机模拟成卡,而支付宝把手机变成“读卡器”,商家设备变成“卡”。这样做不仅绕开手机厂商的限制,还更安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碰一下”从零到1亿用户用了321天,从1亿到2亿只用了4个月。目前支持场景超过1000个,近1亿人用它干的不只是支付,还有点餐、取件、会员开卡等等。

它解决的也不只是“快”,更是“包容”。视障人群不用对准扫码框,老年人不用记复杂操作,外国人不用重新适应扫码,这种普惠设计,让支付变得更人性。

但这还不是全部。支付宝在AI支付上也押了重注。今年9月11日,支付宝在外滩大会上推出国内首个“AI付”,和瑞幸咖啡合作上线。

你动动嘴,AI帮你下单加付款。它还发布了支付MCPServer,让AI智能体一键接入支付;推出AI打赏、AI订阅付费,帮开发者赚钱。

从快捷支付、扫码支付,到“碰一下”、“AI付”,支付宝正在掀起第三波支付创新浪潮。

02

支付宝的另一个飞轮开始加速

支付是入口,但服务才是未来。支付宝另一个主体更名后叫“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这名字已经说明一切,它要跳出支付,全面拥抱数字生态。

最明显的动作是App的智能化。支付宝在“扫一扫”之外,新增了AI入口“探一下”;首页下拉出现智能语音搜索,一句话能连接上万种服务。出行、政务、就业等业务都发布了AI助手。


健康业务更是跑出了黑马。去年9月开始测试的AI健康应用“AQ”,到今年累计用户已超1.4亿,近60%来自小城和乡镇。QuestMobile报告说,AQ上线两个多月环比增速超60%,排全行业第一。

出行也一样。支付宝出行年服务用户超6亿,覆盖超3亿车主,包括高速、停车、景区等上百种服务。去年以来,支付宝更是陆续发布了几十款出行智能体。这些都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们背后是支付宝20年来积累的场景和数据。

现在支付宝上的商家小程序,超过400万个,链接了中国几乎所有商家。可以看出,支付宝不缺场景,缺的是怎样把流量更好地“流转”起来。数字互联,就是支付宝的答案。

03

蚂蚁正在全面转向AI

支付宝这次改名,不是孤立事件。它背后是蚂蚁集团一整年的组织调整和战略聚焦。

去年3月,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发全员信,宣布韩歆毅出任蚂蚁集团总裁,统管数字支付、数字互联和数字金融业务。12月,蚂蚁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确立“双飞轮”组织阵型。


同时,三个创新业务,蚂蚁国际、Oceanbase、蚂蚁数科分别成立董事会,独立运营。而核心业务则更紧密地收拢在韩歆毅手下,形成“一横多纵”架构:“一横”是支付宝App,“多纵”是金融、医疗、出行等垂直行业。

这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蚂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是金融公司。它的核心是流量和技术,不是资本金。

AI是这一切的引擎。蚂蚁在大模型上没选择做通用型,而是深耕产业。金融大模型“支小宝2.0”已经能准确回答“要不要加减仓”这种问题,意图识别准确率95%。这些能力正从金融走向医疗、出行、政务……

蚂蚁不是在追风口,而是在赌未来。它赌的是:AI时代,支付宝不会只是一个支付工具,而是一个智能服务入口。

总结

支付宝驶入增长新周期

支付宝这次改名,看起来是工商信息里的一行小字,但实际上是一场酝酿已久的战略加速。它把支付和数字服务分得更清,让各自更专注、也更专业。

“碰一下”和“AI付”让我们看到,支付还可以更简单、更智能。而数字服务生态的快速成长,无论是健康领域的AQ,还是出行中的智能体,都说明支付宝正在从“工具”走向“平台”。

组织上,蚂蚁没有学阿里“1+6+N”全面分拆,而是选择握紧核心、放开边缘。这说明它既要稳定,也要灵活。AI是这条进化之路上的最大变量。

支付宝20年来,解决了信任问题、身份问题,现在它要解决的是“体验问题”。让交易和服务获取的摩擦无限降低,这才是“双飞轮”真正的野心。

支付宝不一定能赢下每一场战斗,但它显然没有停下进化。这一次,支付宝选择用更名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它正在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 比亚迪高管大方回应
9月22日,据外媒报道,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完全清空在比亚迪的股权投资。随后,伯克希尔方面的发言人确认了这一消息。据悉,2008年9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H股。持股14年后,伯克希尔·哈撒韦于20

2025-09-24

南孚电池因争议广告语致歉 已撤除相关内容
近日,南孚电池在高铁座椅背后小桌板上的一则广告语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该广告语内容为“好喜欢和我的领导一起出差,堪比南孚电池,耐力持久超长续航,上车开始聊工作,下车还能接着聊,一点都!不!累!”。这则广告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网友们对此

2025-09-22

梁文锋登《自然》封面,曝DeepSeek增量训练成本仅29.4万美元!
文 / 汪淼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中国团队登上了《自然》封面。9月18日,由DeepSeek团队研发、梁文锋担任通讯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登上《自然》封面。但比“登刊”更狠的是,他们干脆自曝家底,DeepSeek-R1的增量训练成本,只要29.4万美元。要

2025-09-22

马云再度出山,阿里杀回来了,市值重回3万亿
文 / 汪淼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四年了,阿里巴巴的市值终于杀回来了。9月17日,港股开盘,阿里巴巴股价就往上冲,截止上午10:00,阿里股价涨超3%,报158.3港元,市值重新站上3万亿港元,这是整整四年来的第一次。更夸张的是,从今年年初算起,阿里已经涨

2025-09-22

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再创业” 投身新能源特种车领域
近日,据报道,小牛电动创始人、小牛电动前CEO、自游家创始人李一男将“再创业”,此次他瞄准了新能源特种车赛道。据了解,李一男已于2024年创立常州扭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与江苏扭劲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关联。江苏扭劲科技主要业务是新能源特种车的研发、生

2025-09-17

抖音电商加码商家激励,累计为商家节省成本超190亿元
9月15日,抖音电商公布九大商家扶持政策8月份的进展:当月通过商品卡免佣、多类目免佣、降运费险和商家激励等多项政策,为商家节省成本25亿元。今年以来抖音电商各项政策已经累计补贴商家超过190亿元。具体来看,在抖音电商九大商家扶持政策中,商品卡免佣依

2025-09-16

罗永浩下战书!邀请贾国龙当面直播对话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引发公众关注,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9月13日,罗永浩曾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大众本以为这

2025-09-16

度小满布局海外 拟进军墨西哥信贷市场
近日,度小满在招聘平台发布多个海外业务岗位,计划进军墨西哥信贷行业。从招聘信息看,度小满此次招聘涉及多个关键岗位,包括海外商务经理(国际信贷业务-墨西哥)、信贷产品经理-墨西哥(后端+用户端)等。度小满的招聘信息非常具体,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使用西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