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10月28日,2025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今年是胡润研究院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7次发布“胡润百富榜”,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这份连续第27年推出的权威榜单,再次刷新了大众对中国企业家财富版图的认知。
56岁的小米创始人雷军,以3260亿元的身家跻身榜单第五位,较去年大幅上升14位。更引人关注的是,他的财富一年内增长了1960亿元,成为今年所有上榜企业家中财富增长数额最高的一位,妥妥的“增长王”。
从2023年约750亿元的身家,到2025年3260亿元的身家,雷军的财富爆发背后,是小米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核心业务的全面开花,是金山系的稳健增长,更是顺为资本精准投资的厚积薄发。
这份财富增长的背后,藏着中国科技制造业的升级密码。当传统行业富豪占据榜单的时代逐渐远去,雷军这样依靠硬核科技和生态布局崛起的企业家,正在重塑中国首富的诞生逻辑。
雷军的故事不止是个人财富的积累,更是一家科技公司从手机单点突破,到“人车家全生态”全面爆发的成长史诗,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01
汽车业务成最大引擎,新手跑出行业加速度
雷军财富的爆发式增长,最核心的动力来自小米汽车的惊艳表现。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来者,小米用短短一年多时间,交出了一份让行业侧目的成绩单。
小米汽车上市一年半,累计交付已经达到约40万辆。这个数字放在竞争惨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格外亮眼。
要知道,同期不少曾经的明星品牌已经陷入裁员、停产的困境,而小米却在行业淘汰赛中逆势突围。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81302辆,到了9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强劲的增长势头肉眼可见。
销量之外,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更能体现小米汽车的硬实力。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的单车毛利率达到26.4%,这个数字不仅远超特斯拉等行业巨头,甚至超过了小米自身的核心业务手机。
按照单车平均售价计算,每辆车能带来6.7万元的毛利,这样的盈利水平在新势力车企中实属罕见。
多家权威机构已经给出乐观预期。花旗和华泰证券的研报都预测,小米汽车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规模可能在7亿到10亿元之间。这比雷军之前预计的第四季度盈利还要提前,足以证明业务推进的顺利程度。
小米汽车的成功,离不开精准的产品策略。2025年2月末上市的SU7 Ultra,以更高的起售价拉动了整体单车平均售价的提升,从去年同期的约22.8万元涨到了今年的25.3万元。
而后续推出的YU7 SUV,上市仅三分钟就收到20万辆预订,展现了市场对小米汽车产品力的高度认可。
《财富》杂志曾评价,雷军实现了苹果没做到的事情:成功生产电动汽车。为了这个目标,小米投入100亿元和3400名工程师研发首批原型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期投入就达57.9亿元,组建了超过1800人的专业团队。
这种不计短期回报的硬核投入,最终换来了市场的丰厚回报,也成为雷军财富增长的最强劲引擎。
02
全生态业务多点开花,筑牢财富基本盘
如果说汽车业务是财富增长的“爆点”,那么小米早已成型的“人车家全生态”则是财富稳健增长的“基本盘”。
手机、家电、IoT业务的持续发力,与汽车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撑起了雷军的财富大厦。
手机业务作为小米的根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2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苹果新品刚刚发布,小米就以21.2%的市场份额力压苹果,登顶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
这一成绩的核心功臣是小米17系列,这款产品首销后连续两周蝉联冠军,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同期销量比上一代提升20%,成为现象级产品。
在全球市场,小米手机同样站稳了脚跟。目前小米手机全球市占率达到14.7%,稳居第三,并且创造了连续17个季度全球前三的纪录。
高端化突破成为关键,2024年小米高端手机销量同比提升43%,摆脱了过去“性价比”的单一标签,形成了与苹果、三星正面竞争的能力。
手机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和庞大用户基数,为汽车、家电等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智能家电业务的快速崛起,成为另一重要增长极。2025年10月28日,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是小米继手机、汽车智能工厂后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
这座工厂的技术水平让人惊叹,6.5秒就能下线一台高端空调,关键部件实现100%AI视觉质检,彻底打破了外界对小米家电“代工贴牌”的固有印象。
工厂投产背后,是小米家电业务的迅猛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其中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创历史新高。
按照卢伟冰的规划,小米大家电未来五年要冲刺千亿规模,目标在2030年跻身国内头部品牌阵营,空调业务更是要做到国内“数一数二”。
IoT物联网业务则成为连接手机、家电的重要纽带。2025年上半年,小米IoT业务收入达到710亿元,同比增长51%,毛利已经超过手机业务,成为利润主力。
从手机到家电,再到各类智能设备,小米构建的生态体系让用户形成了消费惯性,也让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这种多点开花的业务格局,让雷军的财富增长更具韧性,不会因单一业务的波动而受影响。
03
多远布局协同发力,财富增长有迹可循
雷军的财富版图,从来不止于小米一家公司。金山系的稳健发展和顺为资本的精准投资,形成了“主业+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让他的财富增长更具厚度和广度。
作为金山办公的实控人,雷军在软件领域的布局再次迎来收获。2025年,商务部发布公告时首次采用WPS格式,这一信号让金山办公股价一度大涨18.18%。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雷军持有金山办公4224.77万股股票,而金山办公、金山软件、金山云三大上市平台,为他贡献了约441亿元的资产财富。
金山办公的成功不是偶然,其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六成,其中近三成是硕士及以上学历,2024年研发人员平均年薪达到38.18万元。
高额的研发投入换来了稳定的业绩增长,2025年上半年,金山办公实现营业收入26.57亿元,同比增长10.12%,在国产软件替代的浪潮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顺为资本的投资布局,则为雷军的财富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作为这家投资机构的掌舵人,雷军凭借精准的眼光押中了多个独角兽企业。字节跳动、宇树科技、群核科技等公司的成功,都有顺为资本的身影。
除了这些明星企业,顺为资本还投资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Boss直聘、货拉拉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这种“主业做深,投资拓宽”的模式,让雷军的财富不仅能享受自身业务增长的红利,还能分享整个科技行业发展的成果。
雷军的财富增长,还离不开小米集团股价的强势表现。从2022年10月8.31港元的低点,到2025年2月突破56.8港元,小米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70%,总市值一度超1.4万亿港元。
雷军持有小米约24.2%的股份,这部分股权对应的资产就达到3400亿元左右,成为他财富的核心组成部分。
多家国际权威机构也认可雷军的经营成果。2025年,雷军入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商界领袖榜单,位列第16位。
福布斯更是将他评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富豪第一位,认为他的身家净增326亿美元,是今年财富增长最多的中国大陆亿万富豪。
总结
全产业链布局见效,雷军成财富增长王
雷军以1960亿元的年度财富增长额,成为2025年中国企业家的“增长王”,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科技生态布局的全面收获。
汽车业务的跨界成功,让他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站稳脚跟,成为财富增长的核心引擎;手机业务的高端化突破和市场领先地位,筑牢了发展根基;智能家电的自研自产和规模扩张,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金山系的稳健发展和顺为资本的精准投资,让他的财富结构更加多元,抗风险能力更强。
雷军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可持续的财富增长,源于对核心技术的坚持,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以及对产业生态的长远布局。
胡润预测,随着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的机器人时代来临,雷军将成为中国首富的有力竞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