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号
科技 汽车 财经 数码 时尚 旅游 美文 美食 其它

如何撑起高估值?宇树科技IPO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视财经 2025-09-09
图片

 撰文丨一视财经 邱邱 

 编辑 | 西贝 


9月2日,宇树科技发布声明: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IPO申请材料。这是继今年7月,公司披露进入辅导期后,宇树科技官方又一次向市场“同步”上市进度。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为瞩目的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如若成功登陆A股,不但将为一级市场上的不少同类企业树立定价标杆,也势必向整个机器人产业链注入一剂强心针。


但上市不能只谈意义,正如宇树创始人王兴兴将上市比作高考,上市以及上市后的发展,都需要拿成绩说话,能上春晚跳舞、敢上擂台打拳、会下赛道跑步的宇树系列产品固然吸睛,但冷静下来,这些目前还略显笨拙的机器人,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会为之买账,能为股东创造多少价值,才是决定宇树能考多少分的关键。


01
基本盘


作为非上市公司,公开资料中较难找到宇树科技的具体业绩。在将提交IPO材料的公司声明中,宇树简单提到了公司产品整体的营收状况:2024 年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约占总销售额的65%、30%和5%,80%的四足机器人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剩下的20%在巡检、消防等工业场景应用,而人形机器人当前则完全聚焦科研、教育与消费领域,尚未涉足工业或商用场景。此外,王兴兴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到“宇树的年度营收已经达到‘十来亿元’,员工规模大概有1000人”,以及公司早期投资人赵楠在年初接受采访时透露:“宇树科技自2020年以来,每年的财务报表都显示盈利状态”。


虽说数据相对模糊,但期间还是透露出两个重要信号:一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完全处于烧钱状态的高科技初创企业,作为机器人龙头的宇树有产品,能带来营收且有利润;二是宇树产品在工业上的应用尚处早期,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普及还有很长的陆要走。


能保持稳健的盈利,王兴兴务实的经营策略至关重要,在今年爆火之前,宇树科技很长时间的主要市场都是科研市场。面向科研领域,利用电驱系统带来的高灵活性和开放度,为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际的硬件平台,这笔生意相对轻松,不仅可以利用起王兴兴学生时期积累的科研圈资源,带来第一批客户,更重要的是科研领域相对高的性能需求和圈子相对封闭所放大的口碑效应,意味着公司可以把精力尽可能多地投向技术开发,在剩下大笔营销费用的同时,也容易卖上可观的单价。


这一策略帮助公司在技术投入和收支平衡之间找到了难得的平衡,在创业初期为公司打下了一块难得的营收基本盘,也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整个资本圈、乃至整个社会对机器人赛道的全面关注。宇树科技的系列产品也在这样的关注下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眼:在科技博主的视频里、在商城开业的引流活动里、在黄牛抢货的清单里,甚至还出现了宇树机器人的租赁产业,由此公司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


但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单纯作为引流噱头,穿着东北大花袄会丢手绢的宇树机器人年初租一天可以要价两万,而今只剩下两三千元的日租金。除了引流,如果要成为消费级的产品,普通消费者为什么需要一台机器人,是宇树科技乃至整个行业都尚未回答的问题。


02
如何飞入千万家?


2025年6月,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吸引中国移动基金、腾讯、阿里等巨头入局,投后估值超百亿,市场预估如果成功IPO,市值将达到300亿,“十来亿”的年度营收,意味着公司市销率接近30,能获得如此高的估值,除了宇树科技的稀缺性之外,更反映市场对AI赋能机器人产业的高度看好。


不论宇树未来的方向是去C端市场卖货,还是在B端做项目的交付,更好的AI模型都是最基本的入场券:不论是工业还是家用,消费者不可能总是拿着遥控器操控、大概率也不会自主且频繁地为机器人设计动作,需要更好的AI技术全面提升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控制能力。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王兴兴也提到:“正是在2022年底ChatGPT出来以后,大家对整个 AI 的想象空间爆增了很多,直接让我们决定从2023年,开始重新做人形机器人。”


但问题是,时至2025年,行业所期盼的那个更好的AI模型似乎依旧没有出现,在期盼人形机器人能自主处理复杂任务之前,能否先创造价值,沿途下蛋,或许是宇树能否撑起高估值的关键。


在8月初举办的WRC(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批定位C端,能够智能跟随、全程拍照的“消费级家庭机器人”吸引了市场的目光,类比于大疆的航拍无人机,这批能够跟随拍照的四足机器狗,也有望满足一定的记录需求,从而打开市场。或许可以拓展其他应用场景,但不可否认,随着猎奇热度逐渐散去,要保持高速的营收增长,宇树需要在比之科研,更困难的家用或者工业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


03
专利阻击和市值支撑


在宇树紧锣密鼓筹备上市之际,8月26日,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露韦美日化起诉宇树科技侵权的案子悄然开庭。


杭州露韦美日化成立于2005年6月,主营食品、日用百货销售,于恰巧在今年6月正式受让了一份名为“一种电子狗”的关键专利,而公司的实控人以及该专利的发明人周建军名下还有另一家企业——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宣称自己是一家“以电气技术研发生物智慧控制伺服---控制仿生机器人”的公司,且历史上有大量作为原告发起的专利诉讼案件。结合原告的历史和恰逢上市节点等各种巧合,不免令人怀疑,宇树可能是遭到了上市前的“专利阻击”。


目前案子尚未宣判,但能遇到这样颇具碰瓷意味的官司,也反映树大招风,盯着宇树科技的眼睛正越来越多,除了深耕技术,要想成为成熟的上市公司,宇树还需要展现迅速清理荆棘的务实手段。毕竟,公司背后的股东阵容受制于退出周期的隐形时钟,整个行业也亟需宇树作为旗帜打开空间,在为机器人找到更广阔的实际应用场景之前,能否赶在资本热情散退之前上市,就将成为决定宇树估值的关键因素。

A股长牛底气何在?一位“避坑高手”给出了答案
撰文丨一视财经 翊天编辑 | 西贝不知不觉间,A股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关口:牛市,或许真的要来了。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时刻里,兴奋的人担心“踏空”,犹豫的人害怕“被套”,于是市场里充斥着各类声音,让投资情绪摇摆不定。需要警惕的是:当市场热度不断升高,

2025-09-06

小米汽车营收反超手机 雷军又一次赢麻了!
文 / 王新美编 / 杨凌霄出品 / 电动新物种近日,有汽车博主曝光,小米汽车在国内的单周营收,首次超过了小米手机。具体来说,在2025年第35周(8月25日至8月31日),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11880辆,预计营收突破35亿元。同一周,小米手机在国内的收入已被反超。从20

2025-09-06

百度股价突破97港元! 李彦宏再次手握一把好牌!
文 / 汪淼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9月5日,港股收盘,百度股价收涨1.04%至97港元,盘中一度涨超97.8港元,创下近6个月来的新高。市场普遍认为,这一轮股价表现不是偶然。从AI新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到萝卜快跑在全球拿下1400万次出行服务,再到智能云连续

2025-09-06

日赚1.5亿 美的集团董秘:我们被低估了
8月29日,美的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美的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同比增长25%。算下来,平均一天净赚近1.5亿元。如此强劲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堪称耀眼。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目前,国内

2025-09-06

Wave Media 加快发展步伐,将一家视觉特效与 AI 驱动广告公司招入麾下
此次收购预计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为 K Wave Media 带来 25% 至 30% 的营收增长,并为 Samsung、LG、TCL 和 Hisense 等全球客户打造 VFX、AI 驱动广告及 3D 内容创作能力美国纽约和韩国首尔, Sept. 03, 2025 (GLOBE NEWSWIRE) -- 持有比特币资产的媒体与娱乐上

2025-09-03

金融智能体首选服务商:奇富科技信贷智能体破解银行转型痛点
“金融智能体的价值,不是‘替代人’,而是‘赋能人’——让银行员工从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风险判断’与‘客户服务’。”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奇富科技的信贷智能体必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助力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2025-09-01